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

鹿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(2011July  攝於台灣綠島)


《聖經 創世紀》一開始就寫著,上帝創造了人,要讓人統治天空的飛鳥、海里的魚還有各種地上的牲畜當然了,《創世紀》是人寫的,不是馬寫的,所以上帝是不是真的要人統治其他生物,這事可沒有那麽確定。比較有可能的是,人發明了上帝,爲的是要給自己強奪而來統治牛馬的權力覆上神聖的色彩。是的,殺一頭鹿或殺一頭牛的權利,這是全人類都會認可的,即便在最血腥的戰爭衝突裡,全人類也會像親兄弟一樣對這項權利達成共識。

在我們看來,這樣的權利似乎是理所當然,因爲我們是萬物之靈。可是只要有第三者介入這場遊戲,譬如說從別的星球來了個訪客,而上帝又對他說:你要統治所有其它星球上的生物。那麽《創世紀》頭一切順理成章的事情就會立刻被划上問號。人類會被套在火星人的輪車前面當作拖車的牲口,也説不定會被哪個銀河系的居民叉在烤肉架上燒烤,這時人類或許會想起他們習慣在盤子切來吃的小牛排,並且對牛表達遲來的歉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》


旅人(三之三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2011July  攝於台灣綠島)

我深信沒事的人不會出來旅行,尤其是獨行的旅人們。根據我在台東換宿的背包狗民宿老闆統計,客人大部分處於三失狀態:不是失戀、就是失業或是失去人生方向。旅行似乎成了現代人的藥方,哪裏覺得不舒服,只要馬上來一劑就藥到病除了。

其中一位在路途上認識的朋友告訴我,很多旅行電影害死了很多人,就像《Before sunrise》。我笑著點頭,更回應說決定旅行前應該去看《Into the wild》才對。是的,旅行並不是想象中那麽浪漫或是輕鬆的事情,尤其是大部分時間必須跟自己獨處的時候。

這讓我想起梁文道說起他上兩代的香港男人有個小傳統:只要失意,就不妨去行船」。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失戀,離開熟悉的陸地,好徹底地放棄一段戀情。但面對無邊大海的海員,馬上就會覺得這是愚蠢的決定。

又或者就像一位攝影師的名言:拍一張照片就像在世界上某處找回一部分的自己。我想旅行亦是如此吧?由此,旅人雖然不會帶太多行李出門,但肯定會帶著一個問題。於是旅人們向著目的地一步步邁進,認爲在沿途中可以找到些什麽答案。但在夜裏,無論是月圓月缺,他們都可以清楚看見這條路其實沒有盡頭。

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

旅人(三之二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2011July  攝於台灣綠島)

我想旅行最大的喜悅是來自不期而遇。就像是走進一家陌生的酒吧,你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喝喝酒,消磨一個平凡的夜晚,但你卻驚喜地發現原來那裏有一位還不錯的駐唱歌手,而且最神奇的是還唱出你最愛最熟悉的歌曲。

那首最熟悉的歌曲也許聼上百遍,但比起當晚在酒吧聽到的那種感覺,絕對無法比較。也許只不過是平常不過的人事物,但在這種種的巧合,或是偶然的因素突然出現在特定的時間點上,特別容易讓旅人得到歡欣或是進入狂喜的狀態,覺得像是遇見神跡出現」般那樣的不可思議

旅人最容易常有這種狀況了。就算再平淡的藍天白雲都成了最迷人的風景,再糟糕的處境都成了一場華麗的冒險。是的,一切都是偶然的美,初見的美。都是命運和緣分。

就像一見鍾情后進入暈眩狀態的戀人,時刻都覺得對方所有的條件都恰到好處,甚至覺得已經沒有更好的了

只不過,同樣是夜晚,相同的地點和歌手,聽到那首熟悉的歌時好像感覺又不太一樣了。當然如此,否則納蘭德性怎麽會發出「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時秋風悲畫扇」如此感嘆呢?

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

旅人(三之一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2011July  攝於台灣綠島)

沿途美景是辛勞路途的撫慰,由此有些人狂按快門,以圖抗拒歲月奸詐地把一些不該忘記的景象悄悄帶走。有些人寫下滿滿的文字,嘗試把深刻記憶浸泡在防腐葯缸内,希望感受保存一定的新鮮度。但我懷疑這些舉動的成效,更質疑這些舉動本身的意義。

旅人注定是多情的,像是無法專一的戀人。這一刻覺得眼前的景象無限美好,用盡畢生學會的詞彙去形容這迷人景致,但最後總會離去,儘管表現得如何依依不捨。爾後,旅人又前往另一個目的地,追尋下一道美麗光景。

我在路途中從沒聼過誰會永久停留,就算是在當地工作立業的外來移民,心裏也知道總有一天會離開。唯一例外的是,在台東都蘭曾聽過一個故事。一位旅人辭掉正職,在異鄉定居了下來,只爲了打動在那愛上的當地男生。很可惜,這不被當地人看作是個美麗故事,因爲男的已經有了未婚妻。

這讓我想起其中一種羅蘭巴特所描述的戀人狀態:遊蕩。關於這種狀態,他提到了一部歌劇,主角是一位被判終年在海上遊蕩的荷蘭人,沒找到那個永遠忠誠於他的妻子,永不罷休。換個悲觀的角度,旅人其實不應該屬於任何一個地方,而且絕不能停留,像是在流亡中的逃犯。

我又想起《阿飛正傳》裏頭張囯榮的角色,一隻沒有雙腳的鳥。他的生命結束在一台開往未知目的地的列車,但他卻沒有忘記1960416日下午3點前的那一分鐘,他遇見了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