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
嚴肅的遊戲:淺談電影劇本戲劇結構




一般意義上的主流電影,劇本篇幅有限,能容納的只有一人一事。這一人一事,就是主事件。編劇將主事件延展開來,加入所需的人事物,編織成完整劇本。這當中如何佈局,就是戲劇結構。重點是,這個鋪陳過程任何一個抉擇與篩選,都指向最原初的一人一事。

換言之,主事件乃劇本根基,就像終站:無論結構有多複雜,無論所有人物與情節的安排有多迂迴曲折,到最後必須回到的地方。

以《北非諜影》爲例,主事件是男主角RICK握有唯一一封能逃離Casablanca的過境信,而這份特殊的通行證只供兩人離開,他必須從他自己、女主角ILSA(舊愛)還有ILSA的丈夫這三人當中做出選擇。

鋪陳主事件,也就是建立影片的戲劇結構,其實就是建立一系列的因果關係(事件),邁向劇本中的一人一事。這可以簡單地被理解爲編劇如何向觀衆說故事。一個故事,說法可以有無盡的變化。從何講起,以及一系列事件如何揭示,排列組合先後次序都是編劇可以發揮的地方。如果把劇本的所有事件想像成一張張覆蓋着的撲克牌,觀影過程就是編劇向觀衆隨機地逐張把牌揭開,而最後的底牌,就是主事件。

這個過程可說是遊戲的心態。劇本不是數學題,沒有對錯,也沒有唯一的答案,只有好壞之分。如果把《北非諜影》的主事件交給另一個編劇處理,出來的肯定是不一樣的劇本。那編劇的任務要達到什麼效果才能算是稱職?

簡言之,就是把主事件清楚交代,並讓觀衆心裡產生對劇情推動的期待,直至影片結束。舉例而言,《北非諜影》的觀衆會急迫想要知道RICK的決定,最後登上飛機離開Casablanca的會是哪兩位?

觀衆爲什麼會問會關心這個問題?理由很簡單,編劇在鋪陳主事件的過程中,讓觀衆喜歡上男女主角,並對這段歷經劫難的愛情產生好感和幻想。來到決定的關鍵,觀衆當然在意男女主角最後能不能有圓滿的收場。

要喚起觀衆的期待,絕對依賴編劇的講故事方式。劇本結構大體上講求的是情節節奏、衝突和懸疑的安排,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生活細節。這仰賴的不是想象力,而是編劇自身的周遭生活體驗。

話說回來,建立戲劇結構有無盡的變化,乍看之下像是一場沒有限制的瘋狂遊戲。實際上,這卻是一場必須小心翼翼的行軍佈局。除了引起觀衆的期待,編劇到底爲了什麼原因而選擇其戲劇結構?《北非諜影》編劇爲何如此鋪排,讓觀衆看到最後會問RICK到底讓誰登上飛機離開?在影片的結束,RICK捨己成全ILSA與丈夫,最後登上飛機的是舊情人與情敵。RICK的成全意味什麼?

這個安排藏有編劇要說的話,要帶出的主題訊息。當編劇把最後一張底牌揭開,觀衆的疑問得到解答之後,心裡所引發的思考或大或小,但這就是編劇選擇其戲劇結構的原因。觀影經驗帶來的衝擊,是進入意識,甚至直達心靈。在不知不覺中,編劇對生活的認知和價值的判斷,都都融入劇本當中,引發觀衆重新看待事物。而好的戲劇結構,必將強化觀後引起的衝擊程度。

回到創作的本質,最高層次的作品,就是能讓觀衆對人性做出省思。寫劇本可以是一場遊戲,但必定是場嚴肅的遊戲。